科护字〔2009〕00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30年来我院实验基地工作,深入分析实验基地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力提升实验基地的管理质量、工作水平和发展能力,把实验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林业区域性科技集成创新平台和科技推广及转化的重要基地,全面推进我院林业科技事业实现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特制定中国林科院关于加快实验基地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院的实验基地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并逐步发展成为林业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区域性重要种质资源保存库,先进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推广和示范基地,在我院创新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院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验基地拥有全院最大的试验示范林地、大量的国有资产、2000多名的职工、拥有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与基因库和一定规模的产业,在我院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30年来,在院分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基地紧紧围绕“创一流”科研院所的总目标和建设创新型院所的总要求,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在建设林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加快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种质基因资源保护有力

我院实验中心有土地总面积6.6万公顷,其中,依托实验基地成立的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3.5万公顷,拥有各类植物46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树种59种;有野生动物71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动物40多种。各实验基地设立了种质资源基因库,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24687份(号)。通过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有效保护、拯救我国典型地区重要、特有、濒危的种质资源,收集、引进、保存一批名、特、优种质资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充分的遗传基础。

(二)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各实验基地紧扣国家林业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的科技需求,充分利用我院总体科技优势,发挥实验基地的区域科技创新功能,已建设了万亩科学试验林、3个国家级、15个局级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与相关研究所合作,在杉木、油茶、竹类、棕榈藤、沙棘、珍优树种、菌根、荒漠化治理等诸多科研项目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多次获得国家表彰奖励。迄今为止,我院所取得的许多国家重大奖励与实验基地有密切关系,这充分展示了实验基地在科技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说明研究所与实验基地的合作是一种双赢和成功的模式。近年来,各实验基地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推广计划,独立承担的项目越来越多,科研成果逐年显现,公益性基础研究与实验基地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

(三)示范推广深入广泛

各实验基地主动服务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服务林权制度改革,广泛开展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热带南亚热带珍贵阔叶用材林示范”、“油茶高产品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沙漠地区防护林工程与人工绿洲营造示范”、“华北石质山地造林试验示范”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支持了区域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30年来,尽管实验基地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与当前林业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影响了实验基地的发展速度,突出表现在:一是实验基地在全院创新链条中的发展定位还不够清晰和强化,科研示范和成果推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实验基地与相关研究所的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加强,创新源头支持不足;三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实验基地地处偏远,条件较差,吸引、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难度较大,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四是科技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支撑条件尚不完善,野外观测台站等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研项目偏少,科学试验林和种质资源库等长周期项目缺乏持续、稳定的支持;五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落后,森林火险隐患多,防火压力较大,森林资源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加快实验基地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实验基地改革与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紧扣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这个总任务,围绕建设创新型林业科研院所这个总目标,充分发挥国家林业实验基地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加速科学发展步伐,促进我院实验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明确实验基地的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林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林业实验基地总的定位是:立足科技创新,突出产学研结合,构筑合作、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成为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现代化的林业科学试验基地,高效生态、新型产业、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两个基地”建设的定位赋予了林业实验基地新的使命:一是发挥林业科学试验基地的功能,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供科研条件和开展基础性工作为主要目标,主要开展林业科学实验研究、野外试验研究、定位观测研究及相关科研基础性工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研究平台和基础服务;二是发挥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功能,作为林业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技术示范、成果转化、辐射带动为目标,通过与科研、教学单位与地方林业生产部门紧密结合,组装配套技术,把林业新技术、新成果迅速转化并推广辐射到林业生产建设第一线,为广大基层生产单位和林农提供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强化实验基地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实验基地科研和管理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调整和规范组织结构,创新实验基地干部选拔机制,重视对道德品行端正和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青年干部的培养,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高层次人才交流、人才引进、自身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到实验基地从事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大力提升实验基地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同时,改革实验基地人才评价机制,对在科学试验、示范推广与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在晋升职称、提职、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建立实验基地与研究所的交流合作机制

确立实验基地与研究所一对一或一对二合作机制,真正实现实验基地与研究所的联动、对接、共赢与和谐发展;创新课题申报立项机制,支持实验基地牵头或通过合作方式更多地承担中试、推广和转化类课题;今后我院各单位牵头申报的课题,凡可以在实验基地开展的研究项目,原则上应把实验基地列为参加单位和试验点;需要长期保存和观测研究的种质资源和实验材料,必须在相应的基地备份保存;继续加大力度推动院内高层人才流动力度,鼓励高级研究人员到实验基地开展科学研究。

(五)务实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各类资源在实验基地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实验基地的科技创新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一方面,加大力度为所在省、区(市)各级地方政府、林业部门服务,特别是发挥好实验基地在省院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和协调作用,把实验基地建设成为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科技支撑和技术依托单位,积极开展林业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和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为当地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同时,积极争取所在地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为实验基地改革与发展创造条件。还要加强与地方林业科研机构、大学间的沟通和协作;另一方面,要为科技人员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鼓励实验基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海外创新团队的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来实验基地开展科学研究。

(六)改善和推动实验基地的创新平台等基础条件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试验示范林、种质资源库、树木园等战略性、公益性与基础性项目的稳定支持,在近几年内再争取建设一批野外观测台站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以及油茶高产良种、大径级珍优树种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等高标准示范林,把实验基地建成国家级高水平森林经营示范和样板单位。

(七)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提高实验基地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建设院属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和森林防火安全系统,理顺森林防火经费拨款渠道,有效提高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科学实验林和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积极培植创新文化,禀承求实、创新、协作的精神,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我院实验基地再创辉煌和我国林业科学事业的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